

SoC成为方向之一
SoC确实是MCU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,但它仍将和通用MCU共存。
随着MCU无论是集成IO,还是模数混合都越来越丰富,那么SoC是否是MCU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?
对此,包旭鹤指出,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,应该说SoC是一个趋势,大部分情况适用,但不可一概而论。他进一步分析道,在实战中SoC成为包袱的例子也不少:比如整合的技术变化太快,一旦淘汰即成包袱;整合的模块不一定能使用到,用户宁可只用MCU加外围IC保留灵活性,备库存也单一。“故是否需要SoC不能只看SoC的成本或组装优势,还要考虑技术变化和客户需求等风险因素。” 包旭鹤强调说。
虽然SoC确实是MCU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,但它仍将和通用MCU共存。英飞凌科技(中国)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高级总监兼业务负责人徐辉指出,SoC的优势显而易见,比较适合那些市场需求量大、对功率驱动要求不高、单一应用的领域,在消费类电子、工业电子和汽车电子应用中都有一定市场。而通用MCU则以其广泛的适用性、应用的灵活性等特点,将依旧占据很大的市场。对于一些新兴领域,开始阶段会需要通用的MCU,等市场成熟后,则会考虑SoC的需求。
“MCU会和SoC以其不同的特点在市场上共存。目前MCU在整合通信及网络、预驱、小功率驱动及多媒体接口等方面已趋于成熟。这种整合过程就是市场细分、差异化及特定应用的产品定位的过程。未来的整合还会继续,不同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地主导SoC的整合方向。”徐辉进一步指出。
山田进同时认为,在复杂系统方面,SoC将代表MCU的未来发展趋势。
同构和异构角逐
在不同应用中,市场会在MCU、DSP及FPGA之间有不同的选择。
除了SoC外,多核也是MCU值得关注的走向,而同构和异构多核技术最典型的搭配方式有MCU+DSP、DSP+FPGA、MCU+FPGA等,未来究竟谁主沉浮?
ARM中国嵌入式市场总监耿立峰表示,在ARM的合作伙伴中,确实看到有很多这样的应用尝试,比如Microsemi的SmartFusion2,被称为SoC FPGA,除了FPGA外,还有一个Cortex-M3的CPU内核。另外Cypress最新的基于Cortex-M0内核的PSoC4系列,他们称为可编程SoC,也是在CPU以外又集成了可编程的逻辑外设,增加用户使用的灵活度,同时也可以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。至于MCU+DSP的例子,我们看到TI的F28M35x系列,把ARM的Cortex-M3和TI的C28x DSP集成到一个SoC芯片中,DSP去做一些算法运算应用,比如太阳能逆变/电机控制等,而Cortex-M3去做系统控制。当然也有一些合作伙伴采用一个Cortex-M4内核来同时实现运算和系统控制任务。
而这样的“加法”也呈现一些新趋势。“业内新趋势是通过集成如Cortex-M系列内核来对感知的信息进行处理,比如Sensor Fusion。虽然目前对于这种Mixed Signal的设计还有一些工艺上的顾虑,但我们认为这将是未来一个很大的发展趋势。” 耿立峰提到。
徐辉也指出,在不同应用、不同商业模式及性价比等因素影响下,市场将在MCU、DSP及FPGA之间有不同的选择。例如英飞凌的下一代汽车MCU就集成了多核MCU及DSP处理功能,在实现汽车功能安全的基础上,提供多任务、高速(图像、模拟/数字)信号处理,实现高效低功耗,已被全球主要汽车厂家应用在控制系统中。

市场格局酿变
拥有更完整的产品组合和生态系统的厂商将会成为最后的赢家。
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,MCU市场的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。一方面某些欧美日大厂陆续退出或部分退出及重组,另一方面留下来坚守的大厂也逐步走下价格“圣坛”,加入价格战以求市场份额。
谈及未来市场的格局走向,林明表示,拥有更完整的产品组合和生态系统的厂商将成为最后的赢家,包括全线、全系列基于ARM价格的MCU产品和完整的软件工具、开发环境和参考设计。
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立足,也要着重考量整合、并购的“力量”。近期Spansion收购富士迪半导体MCU及相关业务、兆易创新进入
1 2